2007年各地高考已经结束,许多省份考生已经进入紧张的志愿填报过程。如果在浩如烟海的院校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如果掌握志愿填报的基本原则?新浪网考试频道与《武汉晨报》共同特邀湖北高考升学指导专家李金鹤(blog)于6月25日15:00-15:45做客嘉宾聊天室,与广大考生和家长一起交流志愿填报的方法技巧。以下为访谈实录:
李老师,现在有三种填报志愿,分别是考前报志愿,考后估分报志愿和考后知分报志愿,很多朋友们都知道现在分数已经出来了,所以现在所有同学面临的就是考后知分报志愿,首先请您说一下这三种报考的风险各是什么样的?有的同学知道分数了,也可能报考游刃有余;也有同学说如果我估分的话,会非常有效地避免撞车,在您看来这三种报考方法分别是什么?
你比如今年想报某所大学,你肯定对这所大学今年可能的录取分数有个判断,要不然你为什么敢报它呢?你至少认为你这个分数报它具有一定的可能,这个可能性多大就很难说了。但我们期望所有的考生这个判断应该科学,应该有依据,应该具有相当大的把握,这个把握咱们不敢说百分之百,也需要具备百分之九十多的把握,这样报它才会胜算的可能性大。
第二个,如果第一志愿没录上,你被第二志愿院校录取了,那么我们想像一下哪些院校才招第二志愿?很显然都是大家,包括全省的考生第一志愿都不愿报,看不上眼,不怎么看上眼的院校,他才会在第二志愿录取,因为第一志愿完不成学校,所以这样的学校即使被录取了,与你考生的分数相比也差了一个档次,所以我们建议绝大部分考生都要争取第一志愿录取,当然想冲北大、清华的学生另当别论,想冲也冲一下,即使没冲上去也一生无悔。
第二,即使你对往年的情况研究得特别透,对往年高校选择也觉得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我们要强调,一定大家要清楚,高考是个极不确定的事件,什么意外都可能发生,每年都有意外发生,所以你不要太自信。我们一方面强调都要立足于第一志愿被录取,另外一个,我们每个人都要做好第一志愿录取不上的准备,所以有些高分落榜的学生没有做到这一点,太自信了,他就认为我选的院校万无一失,但是每年都有意外发生的,事前谁也判断不出来,所以一定要做好这方面准备,建议无论哪个城市的考生都要注意这一点,把保底院校选好,这是保证你百分之百,我甚至有时候强调这句话,或者强调让大家加强重视,不是保证百分之百,而是保证百分之二百被录取。
主持人:李老师,有一种方法真的是想和您讨论一下,因为有很多考生家长在访谈之余给我打电话,他们说每年看分数线的时候,也看不出来究竟是我这个分数是不是够,特别头疼,因为每年的试题难度不同,每年考生数量不同,很多的不同,但是拿到的数据都是这个学校某个专业,或者说它的最低提档线,所以根本没有办法通过这些数据得知今年会录取怎样。有一种说法,就是说要看位次,无论试题难度难与否,录取分数线在这个省里面的排名位次的变化并不是特别大,这就排除了试题难度的简单与否。比如说像今年的题考得比较简单的话,大家分数普遍会提高,这个位次没有变化,是大家分数提高了。所以有人提出是不是研究位次比研究分数更保险一点?
李金鹤:这种说法从理论上来说是对的,但是对于全省的考生这么多,即使你知道了准确的位次,那得根据这个位次怎么选学校也是一个很难的事。所以我建议,而且这些年我在这么做,建议大家分析往年录取数据的时候,不要简单的用这个院校往年平均录取分是多少,来研究它的录取分数的高低,我用的是线差,什么线差?如果这所院校是一本院校,那么它当年录取分数比全省一本控制线高出多少分,每个年度都这么看它的线差,而不是看它的绝对分数是多少,这样就可能抹平或者说削平那种因为试卷难易程度带来的影响。
我曾经有一个水涨船高的例子比喻过这个,假如说今年的试题难度特别大,全省考生分数都相对比较低,这样各批次分数线也相对比较低,院校录取分数线也低。但不管怎么低,它如果正常,这个差距每年波动不是很大的,多数院校波动不大,所以我们可以用线差作为我们分析的一个指标,然后今年你的分数多少,你进入一本,一本线是多少,看看你高出一本线这个线差与往年这个学校的录取线比较一下,看有多大的余地和空间,这样就相对比较有把握了。
主持人:我觉得您今天解开我一个困惑,就是做了很多次招办主任访谈,我都会问同样一个问题,就是请您预估一下咱们学校今年的录取分数线。我发现所有的招办主任毫无例外的都说,希望大家在高出我们重点线多少多少分报考我们学校是比较有把握的。其实通过这些招办主任的说话,我觉得他是采用了您的那种方法,这个我当时很好奇,他们不给出具体的分数,而是高出我们重点线多少分。
李金鹤:这种说法是比较科学的,用绝对分,500分或者600分能报考我们学校,这个说法是不太准确的。
主持人:我想每年很多一些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还会犯一个重大错误,不是在考分上,是在于没有研究透对方招生的录取规则和章程,自己可能本身就不具有被录取的资格,包括像一些对色盲、色弱的要求,对身体的要求,您在这方面跟大家讲讲咱们如何更多把关注的目标投向录取章程和录取规则?
李金鹤: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目前我接触的考生家长比较多,也是大家在这方面做的很不够的一个问题,就是应该了解我们的录取规则,规则不了解盲目填报志愿可能要吃亏的,我曾经跟大家说过,填报志愿首先我们要保证不犯常识性错误和原则性错误,如果犯了就不太值得了。每年真有这种情况,身体条件不合我非要报那个专业,情有独钟,但是你分数再高也不录取你,这就是常识性错误。但也有一些原则性错误,比如二志愿院校应该怎么选,待会我详细介绍一下,如果你不按照这个选,填了也是无效的,所以是必须避免的。当然录取规则还有很多,我建议大家现在应该把院校的招生章程研究透,因为咱们整个全国、全省有一个统一的高考录取政策,各个院校在这个大的政策下还有自己的一些录取规则,这点一定要研究透。作为考生我们现在要研究录取过程是怎么回事,你把这个过程弄明白了,你就知道怎么去应对,我认为录取过程应该分三步:
首先,你有没有资格,你想报这所院校你要分析一下你有没有资格参与这个院校的录取,假如这所院校属于一本院校,在一本第一批本科生招生,如果你没有达到全省的一本控制线,那你就没有资格参与这个院校的录取,这是一个,这叫资格线。
第二个,如果你达到了这个控制线,你要想报这所院校,往下再分析一下,你的档案有没有可能投到这个院校当中去,因为不是说所有第一志愿或者所有有志愿报这个院校的考生都会投到那个院校去,投档有比例的。按照目前我们国家组织招生投档,我们院校投档比例来看,教育部规定的是在招生计划的100%到120%之间,究竟这个学校按多少投档,按多大比例投档,院校在招生章程中会明确规定的。如果没有明确规定,省招生办就会按120%来进行投档,我们就分析我这个分数在可能报考这个学校的考生群体中,我能排到什么名次,招生计划假如说是100名,我能不能排到120名,这样分析一下报它有多大把握,如果能排到前120名你就可以把档案投过去。
第三个判断,你的档案投到院校去之后,你有没有可能被录取?就是能否被录取?进档考生的录取很复杂的,各个院校录取方式不一样,有的考生认为我的分数高,我的分数相对靠前,属于上段的,我肯定能录取。这不见得,因为院校最终对进档考生是否录取取决于三个方面因素,一个是考生分数,一个是考生的专业志愿怎么报的,第三个,就是院校在录取的过程中专业安排的模式,取决于这么三个方面。
要说到专业安排模式,院校的专业安排模式是决定你是否录取的最关键的一个录取规则问题,这点我们必须了解,这里我多说几句,给大家解释一下。目前院校招生录取的时候专业安排模式主要分三个类型,一个是分数优先模式,分数优先模式我给它总结是八个字,就是“先看分数后看志愿”,这个“志愿”是指专业志愿,就是将进档考生分数排列之后先看他第一志愿报哪个专业就录取到哪儿,再看分数排第二的考生第一志愿是哪儿,如果这个专业志愿还有名额就把他录取,依此类推,先看分数,再看你的志愿。第二是志愿,先看志愿,后看分数,把所有考生都放在一起,按分数排序,谁排在前面谁先录取,这种方式对低分生比较有利,我建议有些刚刚贴近这个院校录取线的低分考生,应该在第一志愿选择这个院校最冷门,别人不愿意报的专业,你就有可能,但是这个模式还必须是志愿优先。第三种模式就是分数级差模式,专业级差模式,这种模式是兼顾分数和志愿,如果第一志愿没有被录取,那么你第二志愿要降掉1个级差,降掉3分或者2分,再参与第二志愿的排序,这种方式是兼顾了两种,既兼顾分数又兼顾志愿,这三种模式我们所有考生都必须研究明白,懂得怎么回事。另外,你想报哪所院校必须把这个院校招生章程和录取规则弄明白,看哪个院校更适合你。
主持人:其实李老师,我觉得我们今天的聊天还牵涉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几个分数线的问题,很多同学就混淆了提档线和录取分数线,和录取平均线,实际上这三条线不是一回事,有的同学认为我明明够了提档线了,我怎么最终没有被录取呢?
李金鹤:这个问题很简单,刚才说了绝大多数院校调档的数量是大于招生计划的,调查比例是招生计划的100%到120%之间,绝大多数院校调档人数超过招生计划,既然超过招生计划,这最终肯定有20个考生的档案会退回来,不予录取的,究竟退谁不退谁,就按照专业安排模式,按照他们学校的一些具体录取规则,优先录取哪一百人,退回来哪二十人,这是很正常的。
主持人:录取分数线实际上就是这个学校在07年全部录取工作结束之后最冷门专业中最低分的那个学生的分数,是最低录取分数线。
李金鹤:对,调档线就是第一志愿报你这个学校第120名的学生,但是最后可能录取分数最低的那名学生也可能是第100名,也可能是第110名,最后那名分数是多少,那就叫最低录取分,或者叫做院校的录取线,所有被录取的考生,100名考生的平均分数叫做平均录取线。
主持人:但也不是说你非要高于最低录取分数线才被录取,因为这里有很多问题,包括你不服从志愿调剂也是没办法的。
李金鹤:对,有些院校录取的时候还看一些相关科目的成绩,他有些优先,比如有些享受优惠政策的考生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或者是加几分的政策;有的比如这个专业要求数学成绩好一些,虽然你的分数比我高一分,但是我数学分比你高一分,可能优先录取我,而不是你,一定要把这个录取规则研究透。
主持人:刚才我们说的是提档线,最低录取分数线和录取平均线,还有几条线也非常关键,第一就是一批本科线,还有均减线,二批本科线和三批本科线。很多同学说我明明够了一批重点线,我为什么不能被重点大学录取,非要把我打到二批里面录取呢?是不是因为重点线的划分实际上就是按照1:1.2来划分的全省重点线?
李金鹤:对,大家必须要清楚这么一个事实,并不是所有上一本线的考生都能被一本院校录取,也并不是所有上二本线的考生都能被二本线的院校录取,各批都是一样的。为什么?因为我们保证招生录取工作的正常进行,省招生办为了让高校有充分的选择余地,保证各高校招生计划能够很顺利的完成,还要保证院校在分数优先的情况下择优录取,考虑方方面面的原因,这样在划定各批次分数控制线的时候就留了一定的余地,大约在20%左右。所以网上现在有不少考生都在问,我们省的一本线多少,二本线多少,实际上对于知分填报志愿的考生来说,现在不管早晚你肯定得知道分数线,但是现在都想早知道。我可以告诉大家这么一个简单的方法,如果你省的分数线还没有公布,你看一下这个省,比如湖北省我看了,网上省招生办已经公布了,文史类的各分数段人数有个表,你看看你这个省一本招生计划是多少,假设是5万人,你大致看往下排6万人这个分数左右就相当于一本线,可以大概判断一下,但是刚才说了所有上一本线的考生不见得都能走一本,有20%左右要掉到二本,有一点需要注意,掉到下个批次并不是都是分数低的,分数低的考生要把志愿报好了,照样能够在上一个批次被录取,分数高的考生如果志愿报不好,就像刚才所说的高分落榜,高分低就,掉到下一个批次,所以建议大家要详细研究这方面的问题。话又说回来,还需要准确估测院校的录取分数,今年的录取分数是怎么样,因为这个工作挺难的,要家长和考生把这个工作做好也很不容易。
说到这儿我想向大家介绍一下我在这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我这些年就在研究这个事,就怎么分析院校往年的录取数据的问题,我觉得应该定量分析,所以我把这个分析成果,摸索总结一个定量分析方法,目前对6个省份的数据我进行了全面整理,并且都出版了,包括我今天带来的这是湖北省的这么一本书。上面对所有批次的,所有招生院校今年可能的录取线差都提出一个定量分析指标,供大家参考,湖北省各个书店估计都有,大家可以去看一下。
主持人:大家应该抓紧时间到新华书店、各个书店去查到这本书,我相信在填报志愿的时候数据信息是最关键的,大家查阅了相关数据之后,我想对于填报志愿真的能够起到非常好的指导作用。大家如果有什么疑问的话,也欢迎在我们留言平台上提出,我们将请李老师为大家进行解答,同时大家不仅可以通过网络关注我们今天的聊天,您还可以通过手机访问新浪网,在移动中关注聊天全程,手机新浪网的网址是sina.cn。
来看一些网友提出的问题。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网友:对于高职和专科,您觉得读高职好还是专科好?两者区别在哪里?
李金鹤:这个应该因人而异,看你是什么想法,高职显然就是对职业教育这块基础比较好一些,要是学一技之长,应该相对有优势。专科恐怕是基础理论方面的知识学的多一些,但它不是侧重于某一方面技能的培养,所以因人而异,看你的特点是什么,动手能力强不强,这个因人而异,没有谁好谁坏的问题。
网友:李老师您好,我文科考480分,不知道报三本有没有希望?您跟我说说吧?
李金鹤:这样的问题太具体了,首先我不知道你是哪个省份的;第二,我不知道你这个省份的三本线是多少。
网友:我是湖北省的文科。
李金鹤:现在湖北省的分数线没公布,这个也是很难建议的,不知道你上了三本线没有,上三本线线差有多少,如果你能说出你比三本线高出多少分,我现在就可以按照这本书就可以给你一个建议。湖北省所有考生,如果你现在在网上,你可以提出来你是哪一批,高出这个批次多少分,我可以马上给你一个建议。
网友:李老师,我现在的分数是紧紧贴着二批线,我报省外还有希望吗?
李金鹤:刚贴二本线,这个问题问得比较典型,他说刚贴二本线,但是各个批次都有这种情况,比如有的刚贴一本线怎么报?他是刚贴二本钱,这都是一个类型的,我总结这叫贴线考生,我先解答这位网友的问题,他说刚贴二本线报外省有没有希望?那是太有希望了,他的理解是外省的录取分数线是不是一定高,不一定的,不能用外省和本省来区别。第二个,贴线考生怎么报才比较好?我专门给大家介绍一个技巧,贴线考生怎么报才能保证自己不掉到下一个批次,很简单,掌握一个技巧,就是以第一志愿填报那些往年招过二志愿的院校,最好是往年各个年度都招过二志愿的院校,解释一下,如果这么填报,只要是有二志愿一定会录取的,然后再填上服从调剂,你一定能被录取。
网友:李老师您好,我是江苏的生化考生,考分是618分,江苏重点线是588分,我想报考经贸外语类专业,您可以给我点建议,我上哪个学校比较合适吗?
李金鹤:太抱歉了,江苏的数据我没来得及整理,我目前只是全面整理了山东、河南、江西、辽宁、吉林这几个省份的资料,但今天我带到直播间的是湖北省的这本资料,所以今天这个问题只有湖北省的考生提出来我能回答,其他省份现在提出来我回答不了,对不起。但是方法是通用的,全国通用的,这种定量分析的方法是通用的。
主持人:我觉得像填报志愿是以省为单位的,好像不是说全国都一样的,实际上我觉得就好象说某一个省的考生,无论你全国录取形势是怎样的,其实还是以某个省的录取形势为单位。
李金鹤:高考大家一定要清楚,我们是以省为范围单独下达的招生计划,单独组织录取,所以全省的考生是一个封闭的竞争群体,他与外省的录取状况,外省的分数高低都没有任何关系,就是本省的考生是一个封闭的竞争群体,你不要观察那个省高,我们怎么样,与你的省一点关系没有。
网友:我是湖北的考生,我文科考505分,上哪个学校比较合适?
李金鹤:二本线多少他知道吧?上二本线没有?恐怕上不去,湖北的分数线现在都没公布,如果说他是一本的,或者二本的,或者是三本的,我能高出这个分数线多少分,这样我可以拿出建议来。
主持人:还有一些问题,我想也是我们大家都很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处理地域和兴趣之间的选择,包括学校优先还是专业优先,我们都特别想听听您的建议,您觉得我们是学校名气重要还是专业名气重要?
李金鹤:这个没有标准答案,我的观点就是因人而异,不要说哪个专家说了他就按照这个去做,我觉得没有必要,因为每个人情况不一样,想法不一样,性格、特质、今后的发展方向、定位都不一样,所以选择的时候肯定结果不一样。所以一般的建议,这是我的建议,在地域和院校的选择上,我认为所谓地域都喜欢往京津沪,或者沿海地区去,不愿往内地或者西北什么地方去,我的看法是对于那种具有科研特质的考生,就是科研型的,今后要搞科研,出来成果的,这样的考生不要考虑地域,你就找哪个学校它的实力更强,哪个学校你想去学的那个专业,这个专业实力最强,在全国领先,你应该奔这个去,到那儿把基础理论,专业理论知识打扎实,为今后考研搞科研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如果你是一个社会型人才,社会交往,希望以后当CEO,搞管理,这样的考生,或者搞市场、营销方面的,这样的考生我建议应该把地域做为一个因素去考虑,因为在沿海地区,北京、上海这些发达地区肯定有些先进的东西,尤其是观念和其他地方是不一样的,是超前的,在这个地方转变一下自己的观念,让自己的观念更前卫,今后发展会有利一些,这是地域和院校。
至于院校和专业呢,那也是因人而异,首先看看你有没有这个分数,没有分数就有取有舍。这方面我建议首先如果你有明显的专业兴趣,你应该注重一下专业的选择,哪怕降低一下院校的层次,要注重一下专业,满足你的兴趣,如果没有明显的专业兴趣那就无所谓了,那还是以进一个更好一点的,层次更高一点的院校为好。
主持人:在节目的最后,李老师还有没有一些非常重要,需要叮嘱我们广大考生和家长的重要信息吗?
李金鹤:叮嘱谈不上,说一点建议吧。填报志愿马上都要进行了,马上就要进入实际的操作阶段,就要填表,这几天时间大家要利用好,抓住重点,不要漫无目的地搜一些信息了,集中精力搜集相关有用的信息。第二个建议,我建议我们考生要充分利用一下政策,比如有少数民族,或者有些加分;比如湖北省的考分,有些地区如果你报本市的高校可以降20分投档,对一些成绩不是很高的考生一定要充分利用这些政策,考虑一下,别把政策摆下了,别浪费了。另外一个建议,我们现在很多省份各个批次减少了服从志愿或者取消了服从志愿,用取消补报的方式来解决没有完成招生计划院校的招生问题,我们这些考生一旦你自己没有被你所报的院校录取,有可能你就要关注一下这个批次的补录时间。因为现在网上补报补录时间很短,就一两天,千万不要错过这个机会,各批次的补报补录时间要及时关注。
主持人:高考之战分为知识之战和信息之战,知识之战已经过去了,下面的填报志愿应该说是信息之战了,在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掌握最新最快的一些报考信息,对于我们大家填报志愿是最关键的,而且大家在填报志愿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再小心,特别是你的志愿填报卡不要出现填报错误等方方面面粗心的错误,好的,再次感谢李老师光临我们的嘉宾聊天室,感谢网友的全程关注,谢谢大家!
[上一页] [1] [2] [3]